共同通讯作者如何标注科研论文中多位通讯作者的规范标注方法与重要性

共同通讯作者如何标注科研论文中多位通讯作者的规范标注方法与重要性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跨学科合作和大型团队协作日益普遍,这使得单一通讯作者的模式已不足以反映所有项目负责人或主要联络人的贡献与责任。因此,“共同通讯作者”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被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所接受。然而,如何准确、规范地标注共同通讯作者,是许多科研人员在论文投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

共同通讯作者的定义与必要性

共同通讯作者(Co-corresponding Authors)通常指在学术论文中,有多位作者共同承担通讯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不仅负责与期刊编辑部的沟通、稿件的修订、版权事务处理,还需对研究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负主要责任。设立共同通讯作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多学科交叉合作:当一项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且每个领域的专家都对研究的整体方向和结果有重要贡献时,共同通讯作者能更好地体现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

大型项目与团队:在大型科研项目或联盟中,可能存在多位独立的项目负责人,他们都拥有与外部联络和回应询问的权限与义务。

贡献与责任的平衡:当两位或多位研究人员对研究的构思、设计、执行和最终产出都做出了同等重要的、通讯层面的贡献时,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能公平地分配责任。

指导与传承:有时,一位资深研究员和一位初级但贡献卓著的研究员可能同时作为通讯作者,前者提供指导,后者承担更多具体沟通工作。

共同通讯作者的常见标注方法

目前,国际学术期刊对于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全球标准,但通常遵循一些普遍接受的惯例。最关键的原则是:务必查阅目标期刊的《作者须知》(Instructions for Authors)或《投稿指南》(Submission Guidelines)。

1. 使用特殊符号标注

这是最普遍和最推荐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需要标注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姓名旁边,添加一个统一的特殊符号,并在文章的脚注或致谢部分对该符号进行解释。

常用符号:

星号(*): 最为常见。

匕首符号(†): 也经常使用。

双星号(**)、双匕首(‡): 在已有其他星号或匕首符号用于其他说明时(如共同第一作者),可用于区分。

标注位置:

在作者列表中,将符号置于对应作者姓名上标或旁边的位置。

在文章的首页脚注或参考文献列表前,明确解释该符号的含义。

脚注示例: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as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hese auth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电子邮件地址: 通常,所有共同通讯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都应在作者信息中列出,以便读者联系。

2. 在脚注或作者信息中明确声明

有些期刊可能不强制要求使用符号,而是在作者列表下方、脚注或单独的“通讯作者信息”部分直接文字说明。这种方法更为直接和明确。

声明示例:

通讯作者:[作者A的姓名] 和 [作者B的姓名] 应被视为共同通讯作者。请将与本文相关的所有通讯信息发送至 [作者A的邮箱] 或 [作者B的邮箱]。

常见位置:

紧随作者列表之后。

在首页的脚注部分。

在文章的引言或材料方法部分之前。

3. 期刊特有的标注要求

鉴于各期刊的差异性,以下是投稿前务必注意的几点:

查阅《作者须知》:这是最权威的指南。查找关于“Corresponding Author”、“Co-corresponding Author”、“Author Contributions”等章节。

案例学习:浏览目标期刊近期发表的论文,观察它们是如何处理共同通讯作者的。这往往是最直观的参考。

联系编辑部:如果指南不明确或有疑问,直接向期刊编辑部发送邮件咨询是最佳选择。提前沟通可以避免后续的修改麻烦。

详细标注步骤

为了确保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规范无误,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确认期刊指南

在撰写或定稿前,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作者须知》中关于通讯作者和作者贡献的规定。了解其接受的标注符号、文字声明格式以及是否允许有多位通讯作者。

2. 与所有共同作者达成一致

在内部团队中,明确哪些作者将被指定为共同通讯作者,并就标注方式达成共识。这包括谁的邮箱将被列出,以及脚注的措辞。

3. 在稿件中进行标注

作者列表:在共同通讯作者的姓名旁添加相应的符号(如 `*` 或 `†`)。

脚注或致谢:在文章的起始页或致谢部分添加一行解释该符号的文字,例如:“*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as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通讯信息:在作者单位和联系方式部分,清晰地列出所有共同通讯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有些期刊可能会要求明确指出哪位邮箱是主要联系邮箱,而其他则鼓励列出所有邮箱。

作者贡献声明:在一些期刊要求的“Author Contributions”部分,明确指出“X and Y are co-corresponding authors”或“X and Y oversaw the project and handled correspondence.”。

4. 提交前仔细检查

在提交稿件前,务必核对所有标注是否清晰、准确,且与期刊要求一致。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信息,特别是电子邮件地址。

5. 校对阶段再次确认

在论文进入校对阶段时,再次检查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是否正确无误,这通常是最终确认的机会。

正确标注共同通讯作者的重要性

规范地标注共同通讯作者,不仅仅是格式上的要求,它具有深远的学术和伦理意义:

确保清晰的联系渠道:读者、审稿人、编辑以及后续的研究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向谁咨询论文相关问题,包括数据共享、方法复现等。

明确责任归属:共同通讯作者共同对研究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伦理合规性以及论文发表后的任何质疑或更正请求负责。

公平地分配学术荣誉与责任:尤其在大型合作项目中,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能更全面地反映主要贡献者,避免单一通讯作者可能带来的不公。

维护学术诚信:避免因作者身份或责任不明确而产生的学术纠纷,体现研究团队的透明度和严谨性。

综上所述,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是科研论文撰写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遵循期刊指南,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并采用清晰、规范的标注方式,是确保学术成果顺利发表并维护学术声誉的关键。

常见问题(FAQ)

「如何区分共同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

共同通讯作者(Co-corresponding Authors)主要负责论文的对外沟通、维护与期刊的联系以及对研究整体负责;而共同第一作者(Co-first Authors)则指对研究工作的具体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或手稿撰写做出了同等重要贡献的作者。它们在作者列表中的标注方式通常不同,共同第一作者一般使用星号(*)或其他符号并注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而共同通讯作者通常会有额外的通讯邮箱或明确的脚注说明。

「为何有些期刊没有明确的共同通讯作者标注指南?」

并非所有期刊都对共同通讯作者有非常详细的独立指南。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作者指南较为概括,将通讯作者的定义和标注方式默认包含在常规的作者信息要求中,或者它们鼓励作者在作者贡献声明中自行阐明。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应参考该期刊已发表文章的惯例,或直接联系编辑部进行确认。

「共同通讯作者在论文发表后承担哪些责任?」

共同通讯作者在论文发表后共同承担多项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回应读者的疑问、提供原始数据或补充材料、处理数据争议或错误、处理版权或许可请求、应对期刊关于撤稿或勘误的通知、以及通常是长期保存研究记录并作为未来联系点的角色。

「如果期刊没有明确规定,应如何标注共同通讯作者?」

如果期刊没有明确规定,最稳妥的方法是参考该期刊已发表的类似论文是如何标注多位通讯作者的。如果仍无先例,可采用国际上最常见的“在姓名旁加星号并在脚注中解释”的方法,并确保列出所有共同通讯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同时,建议在投稿信(Cover Letter)中特别说明有共同通讯作者的情况及其标注方式,以便编辑审阅。

「共同通讯作者的数量有限制吗?」

通常情况下,期刊不会明确限制共同通讯作者的数量,但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责任不清和沟通效率低下,通常不建议设置过多的共同通讯作者(例如超过2-3位)。过多通讯作者可能使读者感到困惑,并可能被期刊视为对责任分配的模糊化处理。关键在于每位共同通讯作者都必须对研究的核心部分负责并能够回应相关质询。

相关文章

365sf.cn
贪吃的苹果蛇破解版无限体力版
约彩365官旧版本网客户端下载
拉丁语零基础入门课程

拉丁语零基础入门课程

📅 09-26 👀 8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