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过敏了又红又痒又肿,可以使用的药物较多,但多需结合病因进行选择,可能是接触性皮炎引起,还与荨麻疹、湿疹有关,但是也不排除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的可能,具体情况应前往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后遵医嘱用药。
1、接触性皮炎:皮肤直接接触动物毛发、植物叶片等过敏原时,可导致局部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灼热、疼痛,还可伴有瘙痒,此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2、荨麻疹:一般由于进食某些过敏食物或药物,引起面部发生免疫反应,常有水肿和组织损伤,表现为红色风团,并伴有瘙痒。对于此种情况,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氧化锌软膏、硼酸洗液予以改善。若情况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治疗。
3、湿疹:遗传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面部皮肤出现湿疹,可出现局部的红肿、灼热,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瘙痒、脱屑,或伴有血丝。应避免自行搔抓,以免加重皮损,可遵循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神经性皮炎:主要与情绪不佳、内分泌紊乱、化学纤维刺激有关,可在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并伴有少量鳞屑。若出现破溃,可有血痂出现,建议积极配合医生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治疗。
5、异位性皮炎: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多是由于过敏原刺激局部皮肤,可在其上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可伴有糜烂、渗出和结痂,并伴有瘙痒,建议避免饮酒,忌食辣椒、生姜、大蒜等刺激性的食物,可配合医生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药物治疗。
但需注意,在应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保持皮肤的清洁,但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以免加重皮肤损伤。